為何要對機柜內溫濕度進行監控? |
2018/12/12 |
![]() |
首先,傳統的機房制冷系統僅考慮到空調本身的制冷能力,以及機房整體的溫濕度,而沒有考慮機柜內部IT設備的散熱問題。殊不知,機柜中的IT微環境的散熱不當,才是導致設備過熱而宕機的根源所在。當出現局部熱點問題時,常規的管理手段僅能通過調節空調整體溫度來控制,這樣非但有效解決局部熱點問題,反而會帶來諸多連鎖效應,導致數據中心環境整體惡化。根據ANSI/TIA-942標準規定,常規機房數據中心溫度控制在20-25度為最佳,但是由于不同設備所產生的熱量高低不同,在不同機柜內會產生局部溫度過高問題,常規溫度監測手段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從而引起設備工作溫度過高。輕則減少設備壽命、增加故障幾率和頻繁宕機狀況,重則引起設備損壞、增加運維成本。 同時濕度控制也至關重要,微環境內濕度變化過大也會引起設備問題,當相對濕度較高時,水蒸氣在電子元器件或電介質材料表面形成水膜,容易引起電子元器件之間形成通路。當現對濕度過低時,容易產生較高的靜電電壓損毀設備。微環境中的溫、濕度變化遠大于數據中心整體環境,所以如何及時、有效的發現問題,并根據局部環境特性來進行調整和修改,才是確保數據中心穩定運行的重要管理手段。 而造成局部微環境的溫度、濕度問題的原因非常多,諸如空調系統制冷及加除濕探頭失效、架空地板下靜壓箱失衡、冷通道異物引起局部氣流的亂流、穿孔地板開孔率不匹配、異物阻礙冷通道送風、機柜內設備擺放位置不均衡、機柜內局部混流引起熱空氣再循環、熱通道散熱受阻等,這些原因將直接導致設備運行穩定及生產系統效率降低。因此通過一套“智能微環境監控管理系統”來監控局部溫濕度變化,在監測局部溫濕度超出預警范圍時提供有效告警,配合數據中心整體溫濕度監控系統構建成為由點及面的全覆蓋式管理方式。 智能微環境監控管理系統是對每個機架中的IT設備運行所依賴的環境,包括機柜內溫濕度、供電、端口狀態、機柜門禁、視頻監控等指標進行監控。通過分布于各個機柜的微環境監控終端,實時監測每個機架中的IT設備運行所依賴的環境,再將監控數據傳送到動力環境集中監控平臺,形成一套完善的機房監控系統,實現從設備運行情況到機柜微環境再到機房整體環境多層次監控。
來源于:斯特紐www.drepric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