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容量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
2018/03/26 |
![]() |
機房數據中心的容量管理主要包括:空間,電力,制冷和可視化等幾方面。只有當這幾方面個指標同時存在,才能說明數據中心的容量是可用的。根據國際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大多數的數據中心容量利用率只有 70%,也就是說有30%的容量是損失的。而國內大多數數據中心會有70%損失的情況。 容量利用率的低下意味著高的運營成本和低的能源效率?,F代數據中心的大多數業主都正在被容量利用率的低下而困擾。 而導致機房數據中心容量損失的原因有很多種。一般數據中心從設計、建設到運行要經歷很多年,通常 有1-10年以上,稱之為數據中心的生命周期。在設計階段一般假設所有的IT設備利用率都是100%,而新的IT 設備對電力和制冷的需求在前期設計是完全無法預估的。隨著業務的增長IT的需要是不斷變化的,且要在越來越的短的時間內做出IT部署決策,就產生了容量碎片化,這些碎片化的容量很難被重新利用,也就造成了容量損失。因此,需要一套以電力、可視化、制冷量和空間容量為基礎的容量管理系統對機房數據中心進行整體管理和資源規劃至關重要,通過對數據中心機房進行容量管理,實現全面展示機房的總體容量利用情況和剩余率,大幅度提升數據中心機房用戶的管理水平和資源利用率,全局展示全新機房整體情況,幫助用戶實時掌控容量使用情況,并對未來機房擴容提供規劃指導,實現機房容量合理部署。 機房數據中心的容量管理系統可以實現: 1.實時容量監控:對數據中心的電源、制冷、空間、機柜、接線和可視化等項目的容量 狀況通過各種圖形儀表展示出來,并可以可根據資產管理系統內的變更情況自 動更新??梢钥焖俨榭词褂昧硕嗌偃萘考斑€有多少可用容量,以實現更佳的容 量規劃。 2.空間管理:數據中心中物理空間管理可根據各機房的實際面積、可容納機柜數,實際使用機柜位數,統計出各機房的物理空間使用量,并計算出相應的物理空間利用率。 3.電力保障:分析、研究主機房的總體電力支持,其次研究每個 PDU(配電列頭柜) 所能提供的電力保障,由此作為設備部署的基礎條件。 4.空調制冷:根據前期 CFD 模擬可以得到數據中心內不同區域制冷效果的差異,得 出數據中不同機柜可支持的發熱量數據,由此作為設備部署的基礎條件。 5.可視化管理:容量管理對數據中心容量進行可視化的監測與變更管理,對數據中心機房機柜空間、電力、冷量和網絡端口進行統計、利用率分析、低容量報警等,幫助管理人員實時掌控容量使用情況,提供趨勢預測及規劃仿真,實現快速部署。 來源于:斯特紐www.dreprice.com |